大盘指数加卓信宝,股市大盘指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Q1:股市大盘指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1.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价平均数=(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 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 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 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 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数。即: 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 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 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 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 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 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2.股票指数的计算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相对法,二是综合法,三是加权法。
(1)相对法 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 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 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 代入数字得: 股价指数=(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 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 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 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4177.html

  Q2:大盘指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上证股价指数
上证股价指数最初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根
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股价指标的生成方法编制而成.
上证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1991年7月15日开始公布.
上证股价指数以上海股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计算公式如下:
股票指数=(当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
由于采取全部股票进行计算,因此,上证指数可以较为贴切地反映上海股价
的变化情况.
深圳股价指数
深圳股价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它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期,以在深圳
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全部股票为计算对象,用每日各种股票的收盘价分别乘以
其发行量后求和得到的市价总值,除以基期市价总值后乘以100求得.是反映深
圳股价变动的有效统计数字.
新股从上市山东第二天开始列入计算对象.当某一股票暂停买卖时,便将其
剔除于计算之外.当某股票的数量与结构发生变化时,则以变动之日为新基期数
计算,并用“连锁”方法将计算得到的指数追溯到原有基期,以保持指数的连续
性.“连锁”追溯计算公式如下:
当日即时指数=上日收市指数×(当日即时总市值÷上日收市总市值)
式中,当日即时总市值为各成分股市值与该股发行股数乘积的总和;上日收市总
市值是根据上日成分股的股本或成分股的变动作调整后计算的总市值.

  Q3:上市公司的多少对大盘指数的影响。

上市公司大都跟大盘指数没关系,只有业绩稳定的蓝筹股《一般是大盘股》才是大盘长跌的依据。
新上市的公司没大盘没有影响。如果是新大盘股那要一个月后才加入指数记算。

  Q4:大盘指数和个股涨跌有什么关系

  1. 大盘涨跌看综合指数的涨跌,综合指数是按各只股票占的权重来计算的,而权重是根据市值来计算。大盘涨了一般来说是整体上涨,但也有占权重大的大盘股上涨而中小盘股下跌的情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二八现象.指数的计算是很复杂的,通俗些来说,一只大盘股上涨可以抵消上百只中小盘股票的下跌对指数造成的影响.

  2. 当所有指数同步下跌或者上涨超过5%的幅度,几乎所有个股都会有影响,幅度一般都会超过5%,如果指数上涨或下跌3%以内,时间2日内,强势个股不会受影响。

  Q5:大盘指数怎么看?

大盘指数有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圳成指,上证综合指数更多反映了大盘指标股走势,深圳成指更多反映个股走势(非大盘指标股)看大盘指数要将两者互相对照如果只看一样不能反映出股市的真实情况。大盘指数可以作为个股走势强弱的一个对比,将个股走势和指数走势对比如果强于大盘指数(跌幅少于指数涨幅大于指数等)是强势股如果弱于大盘指数是弱势股。大盘指数是个股的平均表现。看大盘还要要看成交量,特别放量位置,一般放量位置不能跌破。

  Q6:炒股,大盘重点看那几个指数?

代表沪市主板的指数是”上证指数“(000001),它的全称是”上证综合指数“,因为这个指数的成份股以大盘股为主,而且大盘股占有绝对比例,所以,上证指数更准确的说是代表了大盘股的走势。
代表深市整个市场(包括深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指数是”深证综指“(399106),它的全称是”深证综合指数“,因为这个指数的成份股包括了深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股票,所以,它同时包含大盘股和中小盘股,使深证综指成为了目前最能够代表A股整体走势的指数。
代表深市主板的指数是”深证成指“(399001),这个指数的成份股在过去20多年以来只有深市主板的40只股票,虽然在2015年5月扩容到500只还加入了中小创的股票,但它主要代表的依然是深市主板大盘股的走势。
代表中小板的指数是”中小板指数“(399005)和”中小板综指“(399101),中小板指数的成份股是100只最具代表性的中小板股票,所以它代表的是中小板领导股的走势;中小板综指的成份股是全部中小板股票,它代表的是中小板的整体走势。
代表创业板的指数是”创业板指数“(399006)和”创业板综指“(399102),创业板指数的成份股是100只最具代表性的创业板股票,所以它代表的是创业板领导股的走势;创业板综指的成份股是全部创业板股票,它代表的是创业板的整体走势。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对于中小板和创业板来说,100只领导股的走势对整个板块起到了主导作用,板块里大部分的股票,都跟随领导股运行。所以,中小板指数比中小板综指、创业板指数比创业板综指,能够使我们对这两个板块的分析更加准确。
此外,还有3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数,也值得我们特别跟踪。
代表了超级大盘股走势的”上证50指数“(000016),这个指数的成分股选取的是沪市盘子最大的50只股票,因此它是一个超级大盘股指数,而且因为接近一半是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股,所以它也是一个超级金融大盘股指数。
代表沪深两市大盘股走势的”沪深300指数“(399300),这个指数选取的是沪市和深市300只相对大盘股(两市全部股票市值排名前10%),它们也被称为是蓝筹股,所以这是一个大盘蓝筹股指数。
另一个”中证500指数“(399905),选取的则是沪深两市500只相对大盘股(市值前17%),对比之下,上证50指数是超级大盘股指数(超大型)、沪深300指数是大盘股指数(大型)、中证500指数则是大中盘股指数(大中型),这3个指数代表了”大盘股“的不同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