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钢铁新浪,舒斌的人物生平

  Q1:舒斌的人物生平

曾担任湖南省学联副主席、湘潭市学联主席、湘潭大学学生会主席等社会职务。毕业后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新闻办公室工作,曾担任湖南省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参与了红网的筹备、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并领导红网团队在新闻与宣传、体制与机制、经营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地方新闻网站实际的发展新路。2000年11月,舒斌负责红网筹备。经过半年多努力,红网于2001年5月31日正式开通。2005年红网划转至湖南出版集团,与潇湘晨报社实行战略整合。
舒斌同志出生于1968年,1991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外语系,1991年进入新闻战线,历任湖南省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湖南与世界》杂志社责任编辑;红网总经理、总编辑、,潇湘晨报社社委;湖南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互联网协会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网络分会会长;中国互联网名牌栏目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网络新闻奖评委。
2000年11月,舒斌同志负责筹建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红网。网站于2001年1月开通试运行,5月31日正式开通。八年来,红网在他的具体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现在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一百六十名员工,成为在国内重点新闻网站中唯一一个率先并连续五年实现赢利的新闻网站,综合影响力稳居全国新闻网站前列,成为在全国以及海外颇具影响的中国知名网站。舒斌同志一直担任网站的总经理、总编辑,2008年始任。他思想敏锐,勇于实践、富于创新,在内容、品牌、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地方新闻网站发展新路,网站成为地方新闻网站学习和效仿的一面旗帜。红网出色的各方面工作得到了中共中央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得到了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中央级媒体和栏目予以报道,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多次予以推广。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批示:“红网已取得了突出成绩,要不断总结,探索创新,使红网越办越好”。网站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新闻网站”、“中国最具影响城市门户网站”、“ 中国十大创新传媒”,网站成为湖南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一、创造性开展网络新闻宣传工作
作为总编辑,他始终把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作为网站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做到了导向正确,充分发挥了重点新闻网站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在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献计献策”活动中,他积极争取使网站成为指定提交平台,被评为活动组织工作和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地方党委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一个典型范例,带动了以后全国各省的“网络献策热”。红网开办的《中心组学习》栏目被中宣部作为全国理论宣传工作好经验和好作法向全国推介。他倡导“内容为王”的理念。近年来,在他的倡议和组织领导下,红网先后推出了如“湖南人的血性”、 “袁隆平提名诺贝尔和平奖”、“抵制艳照门”等一系列经典策划,持续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华文网站的热点。去年2月,湖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雨雪低温冰冻灾害。在这场抗击冰雪的舆论战中,红网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及时疏导网民情绪、封堵网上负面信息。红网两次受到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通报表扬,荣获全省和全省宣传系统抗冰救灾先进集体。红网于去年2月13日率先向全国网站和网民发出《抵制陈冠希“艳照门”事件不雅照片传播的倡议书》得到全国百余家网站的积极响应。有专家评价:“红网在重大主题宣传、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媒体社会责任担当以及新闻网站成为区域强势主流媒体的做法为中国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探索了成功经验,证明新时期下新闻网站不但能办好,而且还能办出影响和特色。”
二、品牌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他着手制订了红网的品牌发展战略并持之以恒地予以落实,先后创办了《红辣椒评论》、《百姓呼声》、《爱心家园》、《红网访谈》等一大批栏目。由他策划主编的《红辣椒评论》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互联网站名牌栏目”,07年被评为“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百姓呼声》成为党委、与人民群众沟通的一座新型桥梁,每年处理网民投诉上千件,办结率达到了95%以上。08年荣获了“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红网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新闻奖最高奖的新闻网站。《爱心家园》栏目获得了首届“湖南慈善奖”。
2008年1月1日,他带领网站策划发起“’2007感动中国十大小人物评选”活动,得到了全国网民的热情参与,网上反响强烈。1月14日,刘云山部长作出批示后,活动升格为“中国网络媒体首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成为全国网络界的年度品牌活动,首届活动由红网承办。
由红网发起组织的“中国网络媒体湖南行”活动,第一次在全国亮出了中国网络媒体的旗帜,引发了全国各地的效仿,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由红网发起主承办的“全国网络时评研讨会”已经成为网络时评人的年度盛会,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四届。
在打造品牌栏目的同时,他着力培养、推出自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版主和名主持人。《红辣椒评论》栏目负责人杨国炜已经成为网络时评界的代表人物,被破格提拔为网站副总编辑。舒斌同志本人也已经成为全国网络界颇具影响的人物,各种会议和论坛均邀其发言。同时他注重理论的总结,在全国各种媒体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两篇论文获得了湖南省新闻系统好论文评比一等奖,对中国新闻网站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成为主流媒体并提升地位,以及运营和发展壮大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经验。舒斌同志现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全省宣传思想战线“五个一批”人才、全省新闻出版行业首批领军人才。
三、积极探索新闻网站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闻网站必须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从最初国内新闻网站第一个与国企(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合作,谋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冻结事业编制,实行全员招聘、竞聘上岗、绩效考核,到后来积极应对世界传媒走向融合大势,果断地与纸媒(潇湘晨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牌共建、发展互推”,再到红网近来谋求资本市场支持走上上市融资途径,这三步棋帮助红网实现了三次突破,走在了行业改革和创新的潮头,为网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2002年在短信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势下,他果断地引入手机无线业务,成就了国内新闻网站的第一个赢利范例,带动了全国地方新闻网站关于赢利问题的探索。面对去年无线业务政策调整与市场变化,带领经营部门积极开发行业应用,超额完成了年度经营任务。
在新媒体业务上,率先在湖南推出《湖南手机报》、《潇湘手机报》,抢占了“第五媒体”的制高点,打造了新的传媒产业链条。带领红网积极探索网络游戏市场,大胆引进“小红人游戏”项目,形成了未来新的盈利途径。
目前,红网作为湖南出版集团整体上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择机在国内A股上市。网站正着力研究和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书、报、刊、网等多媒体互动,实现传统内容资源的增值计划;启动了“红网传媒”投资项目,打造国内最大、互动性最强,集新闻、政务信息与广告于一体的室内框架媒体;开办视频网站、手机电视等,打造一个覆盖互联网、户外、手机等各类新介质媒体的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
红网作为湖南地方网媒的先驱,在国内甚至整个华语区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舒先生就此表示,红网一直坚持推动原创、做区域和开门办网,在资本运作之下,网媒发展关键要素在于体制、人才和技术,“创新是生命,团结是保障”。在“主流媒体边缘化,边缘媒体主流化”当下,谁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谁就掌握了发展得主动权。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 --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于2009年10月30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76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 44件(含11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86件,三等奖144件。19位优秀新闻工作者获得长江韬奋奖,其中长江系列获奖者10位,韬奋系列获奖者9位。
舒斌获得本届的韬奋系列奖。
2012年6月,舒斌成为湖南省选举产生的63名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之一。
至此,中国全国党代会上有史以来出现了仅有的两位网络媒体代表:一位是中央直属机关当选的人民网总裁兼总编辑廖玒,另一位就是来自地方网络媒体的舒斌。
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舒斌的“我代表的是电脑前的每一个你”赢来很多网民的顶帖、加粉支持。目前舒斌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的粉丝量逾20万。
党代会结束不久,《舒写十八大》一书随即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该书以新颖的角度和最快的时效为读者提供了最“网络”也最“湖南”的十八大解读。

  Q2:为什么济南钢铁和莱芜钢铁停牌了?怎么搞的?利好还是不好?

经省授权,济钢、莱钢、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企业(单位)的国有产权划转而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就是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钢铁总资产850亿元,净资产266亿元,其中国有权益177亿元,其他少数股东权益是89亿元。
这其中的原因你慢慢看,有以下几个步骤
1-成功组建
山东省国资委负责人认为,组建山东钢铁集团是适应国际、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据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并购重组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全球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跨国公司构建战略联盟的步伐加快,谋求以更大规模、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更合理的生产体制去争夺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强化企业竞争力。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米塔尔安赛乐公司,钢产能已达1.2亿吨以上,且成为我国华菱钢铁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国际钢铁业与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范围不断扩大。
2- 揭牌仪式
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还不是钢铁强国,其突出特点是产业集中度低。2007年产钢最多的10家大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合计17996.94万吨,只占全国总量的36.79%,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联合重组步伐逐渐加快,已先后有数十家钢铁企业进行了重组,2007年以来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快。 筹建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从调研论证到挂牌成立历时两年多,在此期间,决策部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立足于打造现代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强企,最终做出这一重大决策。
3-不只是两个企业之间的重组
据介绍,与通常理解不同,这次山东钢铁重组不是济钢、莱钢两个企业之间的重组,而是省管国有产权重组,是国有资产整合后重新成立一个公司,产权建立在资产纽带基础上,是大股东。 山东省国资委主任谭成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组织结构上,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管理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以产权为纽带、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母子公司体制和职权明确、有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山东钢铁重组以后,核心问题是能不能达到有效运行。建立母子公司体系是基础,如何明确职责定位,形成运行的模式,制定发展战略,相关各方进行了交流,都达成了共识。
4-突破制约打造钢铁新品牌
据了解,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山东钢铁工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钢铁生产大省。但随着国家对钢铁产业政策的调整和钢铁产业格局的变化,山东钢铁产业发展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集中度不高,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现1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有59家,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多前期工作还在进行中。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新公司成立的目的,是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区域布局、提升产品质量档次。省国资委负责人提出,战略定位是建成现代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钢铁强企,努力打造山东钢铁新品牌。
5-钢铁大省的实现
目前业界观点认为,钢铁业步入高成本期,利润将向优势企业转移。山东作为钢铁生产大省,2007年,全省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4841.2万吨、4406.9万吨、4960.2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2、3、3位;但产品结构不合理,基本以普通建材为主,板带材、管材等产品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全省板管比只有3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而以棒材、线材为代表的普通建筑材比例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档板带材、管材和优质钢材产量比重低,盈利能力不高。同时技术研发和再融资能力不足,再发展的条件受限等也比较明显。 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山东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提高。同时,在全国51.6%的铁矿石依靠进口的形势下,山东钢铁生产布局不尽合理,钢铁企业大都分布在中心城市和内陆地区,企业发展受环境、水资源、运输等因素制约日益明显;因为企业规模的关系,在市场信息、产品定价等方面的话语权也受到限制。 山东省发改委负责人说,钢铁工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交通便利,具备发展钢铁工业的外部条件,是国内最适宜发展钢铁产业的区域之一。山东经济发展规划中,确定把新型材料作为6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就包括新型钢铁产品。组建山东钢铁集团对实现山东省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造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提升山东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中日钢铁大战
2009年9月6日山钢与日钢之间持续了近一年之久的并购大戏终于尘埃落定。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日照签订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以共同向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增资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山钢以出资,占67%的股权;日钢以其经评估后的净资产入股,占33%的股权。重组协议对重组原则、重组方式、重组资产的范围、重组资产的评估、重组工作进程、员工安置等进行了明确约定。协议书签署后,双方将立即启动资产评估等各项工作。 此次山钢之所以并购日钢67%的股权,是因为其余日钢股权已注入一家的上市公司———开源控股。此前,开源控股收购日钢资产是以2009年1月5日在联交所报收市价每股0.232港元的10倍以上溢价。这意味着,除了资产评估外,日钢的资产有了另一个公开的估值,这也是山钢本次重组日钢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 山钢与日钢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资产重组与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也标志着山东钢铁产业由内陆向沿海转移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对于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山东钢铁产业调整振兴,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区三带”发展格局,打造以日照精品钢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带,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7-巨无霸企业的诞生
目前,日钢赢利能力已超过同在山钢旗下的济钢、莱钢,重组完成后,日钢必将是山钢最为赚钱的一块资产。由此,山钢将山东主要钢铁产能纳入麾下,终于实现了3000万吨大钢的梦想。根据山东钢铁整合下一步规划,山钢将对日钢、济钢、莱钢进行限产、淘汰落后产能,腾出2000万吨钢铁产能在日照投建精品钢铁基地。
8-企业荣誉
随着山钢集团与日钢集团签约,一个堪称“巨无霸”的企业巨头由此诞生。重组日钢后,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现有的数据相加,山钢将杀入全国钢铁行业三甲。 根据2008年中国钢铁产量排名,重组日钢后,山钢的产量将达到2931.29万吨,仅排在宝钢(3544.30万吨)和河北钢铁(3328.39万吨)之后。 根据刚刚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在钢铁企业中,宝钢以2468.39亿元排第1位,河北钢铁集团以1670.33亿元排第2位。山钢的营业收入为1205.05亿元,日钢为471.87亿元,相加之后达1676.92亿元,将超过河北钢铁集团,居第2位。
9-积极转型
山东钢铁集团成立两年来,积极推进资产重组、淘汰落后、调整布局、提升档次,在产供销、人财物等关键业务整合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转方式、调结构初见成效。今年2月份,山钢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56.24亿元,利税总额8.95亿元,利润总额3.25亿元,同比均有较大增幅。 济南钢铁和莱芜钢铁等企业由于建厂时间较早,面临落后产能较大、产业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缺乏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成为制约组建后的山东钢铁集团科学发展的短板,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性指标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门槛。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实施重组联合,整合关键业务和共性资源,已经成为钢铁企业适应国际、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在整合济南钢铁和莱钢集团后,山东钢铁集团成立了资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和运行协调中心,初步搭建起统一的运作平台。为实现集团公司钢铁主业整体上市,山东按照现代集团公司架构,实施了济南钢铁和莱钢股份的重组。通过一系列实质性重组措施,山东钢铁集团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优势正在初步显现出来。山东钢铁集团预计,资源整合后预计每年可以产生10亿元以上的整合效益,并增强了掌控战略资源的话语权。 2010年,山东钢铁集团提出发展方式上的“四个转变”,即由做大向做强转变,由内陆向沿海转变,由分散发展向集中发展转变,由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向组合式发展转变。沿着这一思路,山钢集团进一步在产业链整合、技术研发资源整合、建设集成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逐步构建起能够支撑发展方式转变的技术研发体系和运作管理机制。
10-编辑本段绿色崛起
山东钢铁集团表示,低碳经济将引领钢铁产业绿色发展。山钢将在绿色发展同时努力打造成为全球优质钢铁产品和技术服务供应商。目前,山钢集团在利用生产工序中的干熄焦、高炉压差、烧结机和炼钢余热进行发电方面,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2009年,全集团余热余能发电量达到4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干法熄焦等一批节能降耗、循环经济方面的技术,已经具备了从总体设计到装备制造、安装调试一条龙服务的工程总承包能力,并且成功实现了技术成套输出。

  Q3:华菱钢铁历史最高股价

000932 华菱钢铁
2008年1月21日盘中最高价14.85元为该股历史最高价。